几乎所有智能设备现在都与“AI”息息相关,智能手机也不例外。根据Deloitte 的一项研究,到 2025 年底,高达 30% 出货的智能手机可能将支持 AI 功能。除了内置的 AI 助手,如 Google Gemini 与 Apple Intelligence 外,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 AI 应用程序,例如 ChatGPT、Grok 和 Perplexity。它们可以在多方面让生活和工作更便利,例如快速整理会议纪要、生成所需的图像或视频,或根据天气与交通规划行程。AI 明显已成为智能手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“智能”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电池消耗。AI 每秒处理大量数据并执行复杂运算,可能对手机电池造成沉重负担。根据Enovix 的测试,使用 AI 功能可能使电池消耗增加多达 50%。没人希望手机电池寿命缩短数小时,但好消息是这个问题是可管理的,而且并非所有 AI 功能都耗电量大。让我们仔细看看不同类型的 AI 如何影响电池使用,以及如何改善。
I. 本地 AI 助手
首先来谈本地 AI 助手,例如 Google Gemini 或 Apple Intelligence。这些 AI 助手通常部署在手机本地,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处理许多基本任务,例如翻译文字、增强图像和语音识别。由于它们使用存储在手机上的数据,因此可能占用相当可观的存储空间。例如,Apple Intelligence 在安装时可能需要 7–8 GB。
本地 AI 的主要优势在于速度。任务在本地处理,不需将数据传送到云端,且助手能无缝搭配其他手机功能,例如直接通过相机识别物体。然而,这种方式会增加手机芯片的负荷。如果长时间高强度使用,可能导致芯片区域升温并加速耗电。
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,本地 AI 处理相对简单的任务,因此其耗电量通常低于依赖云端计算的 AI 应用程序。但请注意:长时间使用、执行复杂或高负载任务,或与其他高耗电模块如相机结合,仍可能导致显著电池消耗。软件优化也对电力表现有很大影响。例如,ZDNET 的 Adrian 发现,更新至 iOS 18.3 后,他的手机电池开始快速耗电,原因是 Apple Intelligence,关闭它后电池寿命恢复正常—这是由于优化不佳造成的问题。
如果想检查手机的本地 AI 是否影响电池寿命,可以尝试在设置中将其关闭,看看是否有所改善。同时避免分配过于复杂或耗时的任务给本地 AI,因为这需要更多运算资源来处理。
II. AI 聊天机器人与其他应用程序
除了内置 AI 助手外,市场上还有各式各样的 AI 应用程序。最常见的是 AI 聊天机器人,例如 OpenAI 的 ChatGPT 和 xAI 的 Grok。这类应用程序通常是基于云端,而非在本地运行,意味着它们不需占用手机大量存储空间,也不会过度依赖手机的处理器来完成复杂任务。相反地,它们将数据上传到云端,在那里处理,然后将结果回传给用户。听起来比本地 AI 助手方便得多,对吧?实际上,AI 聊天机器人与类似应用仍可能消耗大量电力。这是因为它们需与云端实时交换大量数据。虽然对手机的 NPU/CPU/GPU 压力不大,但对网络连接要求高且稳定。由于这些应用经常处理较复杂的任务,网络质量不佳或过度依赖移动数据时,会使手机的基带芯片(天线附近)明显升温,导致持续耗电。如果你只是在稳定的家用 Wi-Fi 上向 ChatGPT 提问几个简单问题,耗电影响几乎可以忽略。但若处理视频、生成复杂代码,或与使用语音与动画的 AI 伙伴互动,没有良好网络时,耗电与发热可能迅速增加。因此,请记住:保持稳定网络连接是使用 AI 应用减少发热与电池消耗的关键。
III. 背景数据传输
在实际使用中,AI 任务并非总是严格由本地或云端 AI 单独处理—通常是两者混合。这种混合方式结合了本地 AI 的高效性与云端的强大计算能力,以提供更佳结果。然而,越来越多 AI 应用现在需要持续背景数据传输,这意味着即使用户未主动操作 AI 功能,也可能会注意到电池异常耗电。
许多 AI 应用会定期在后台刷新数据,以确保快速且精准的响应。虽然这提升了使用体验,但也可能大幅增加耗电量,特别是长时间使用 4G/5G 移动数据或在网络质量不佳的地区。好消息是,你可以调整设置来避免这种情况。若想保持 AI 应用的即时响应又不牺牲电池寿命,可以在后台中禁用移动数据访问,让它们仅通过 Wi-Fi 同步数据,从而减少发热与耗电。
对许多人而言,智能手机上的 AI 功能并非必需。Mac Review 报导指出,有 61% 的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更重视长电池续航而非 AI 功能。在这种情况下,简单地在设置中关闭 AI 功能可能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解决方案,且在实际需要时随时可以重新启用。
总结来说,以下是一些简单方法来减少 AI 相关的电池耗电:
1. 避免在本地 AI 助手上执行复杂、长时间的任务,或将其与高耗电模块如相机结合使用。
2. 使用云端 AI 时,确保网络连接稳定,避免仅依赖 4G/5G 移动数据。
3. 限制允许在后台传输数据的应用程序数量。
4. 若不必要,完全关闭 AI 功能是最快速的解决方法。
不过,现实情况是,低电量可能会成为新常态。Enovix 的研究显示,电池效率的提升速度赶不上 AI 技术日益增长的耗电需求。因此,准备其他解决方案也很明智,例如携带 移动电源,或使用通风良好的快充充电器,以缓解电池焦虑。
那么,你对 AI 功能与电池健康的权衡立场如何?你希望手上有强大的 AI 助手,还是希望手机一次充电能使用一到两天?分享你的想法,告诉我们吧!